深圳论坛
标题: 这哪是感叹句——新差错25(二上《我要的是葫芦》) [打印本页]
作者: 磁之场 时间: 2020-11-30 08:43
标题: 这哪是感叹句——新差错25(二上《我要的是葫芦》)
这哪是感叹句——新差错25(二上《我要的是葫芦》)
说明
新差错,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——或许并非差错。
教材
2020学年二年级上册《我要的是葫芦》,66页:
读一读,注意句子不同的语气。
有几个虫子怕什么!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?
有几个虫子不可怕。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。
教参
2020学年二年级上册教师用书《我要的是葫芦》,154页:
课文中有两个重点句:“有几个虫子怕什么!”“叶子上的虫还用治?”一个是感叹句,一个是反问句,表达着强烈的情感,透过这两句话表现出种葫芦人的内心想法。
浅析
教参表明“有几个虫子怕什么!”是感叹句,愚以为似应为反问句。
一、反问句与感叹句的比较。
反问句的特质,在于字面意思与实际语意相反:字面肯定,则实际否定;字面否定,则实际肯定。反问句的作用是,对于一个明显的道理或事实用反问的语气来加以肯定或否定,以达到加强语势的目的。换言之,字面意思是这,实际语意却不是这,而是相反的那。句末一般用问号,感情强烈可叹号。
感叹句却并非如此,它的字面意与实际语意倒是一致的:字面肯定或否定,实际也是肯定或否定,且感情强烈。换言之,字面意思是这,实际语意也同样是这,且感叹。
“有几个虫子怕什么!”,字面意思为对什么示“怕”,实际语意为对什么“不怕”——“有几个虫子不怕”,所以它是反问句,也因此不是感叹句。
类比,且看被教参表明是反问句之例:
“叶子上的虫还用治?”,字面意思为要“治”,实际语意为“不用治”——“叶子上的虫不用治”。
二、叹号并非判定感叹句的唯一标准。
最新版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《标点符号用法》中,叹号的“基本用法”这样阐述:
用于句子末尾,主要表示感叹语气,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、反问语气等。
示例1:才一年不见,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!
示例2:你给我住嘴!
示例3: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!
示例1是感叹句,2是祈使句,3是反问句:句末都用叹号。
可见,用上叹号不一定就是感叹句。语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。
示例1感叹句:字面意思,这孩子长这么高;实际语意也是承认这孩子长得高,且感慨。
示例3反问句:字面“谁知道……”,实际“没人知道……”。
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(https://wsq.sznews.com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