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论坛
标题:
网络心理健康服务市场急需规范
[打印本页]
作者:
aksaks
时间:
2020-11-29 14:32
标题:
网络心理健康服务市场急需规范
( ]7 `( X& V, _. A; z
- `. K$ V. e! j* v3 T2 p" L
/ O( L4 I" W3 ?/ p
升学失利,压力山大;职场不顺,信心受挫;婚恋纷争,焦头烂额……近年来,精神与心理健康愈发受到人们关注,通过网络寻求心理服务的需求大增。但记者调查发现,一些网络平台上有偿心理咨询乱象频发——不少从业者根本没有资质。所谓服务充斥坑钱套路,消费者隐私存在泄露隐患,被侵权后难以维权。
: w8 t3 ]* J9 x' S/ P
4 ^ `. W7 Z$ \' a3 u
“心病”同样是病,需要正规诊疗,不能指望“心灵鸡汤”。然而,“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服务缺少相应标准”,别有用心者“钻空子”、打“擦边球”。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前往正规医院,试图通过“网聊”寻求释放,正中前者下怀。
2 K$ j4 N5 p* M( C
9 X& {$ e: B" W+ A
某些网络写手胡编乱造“心理舒缓宝典”,一些博主炒作“心理调节课程”,“付费内容”其实没有任何专业性;平台自诩“亲密关系修复”,忽悠情感受挫者高价“量身定制”情感挽回方案,纯属骗钱;所谓情感陪护“挂羊头卖狗肉”,“软色情”犹如“精神毒品”;发现上当受骗,反被要挟曝光隐私,不得已“打掉牙往肚子里咽”……凡此种种,消费者不光损失钞票,倘若耽误诊治,后果更严重。
7 s7 o5 C& \3 S& `' C; x& j
|* ~( H/ r# ^2 V4 D$ Q7 ^
线上心理服务犹如“乱麻”,网络平台难辞其咎,理当“清理门户”。心理咨询有专业门槛,从业人员得有专业资质,平台方开辟相关业务板块,必须审查、核实、备案入驻机构和人员的资质,对“草台班子”坚决说“不”。假证贩子在网上兜售“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证”,电商平台更应严查“封杀”。假的真不了,平台方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之责,只有“走心”才能避免失守。
8 F" h5 T2 i: f' C u
W+ T# J- w# f3 s1 F: c
面对日益增长的网上“心病”问诊需求,医疗卫生部门也要及时弥补线上服务空白,鼓励正规医院开展网络医疗服务。制定规范,细化标准,严格执行,做大做强“良币”,“劣币”就会失去生存空间。
3 a: g9 C* u$ |
& d ]2 l8 {% E: e- C
特别要注意的是,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不同,药物干预更涉及医疗范畴。有关部门有必要明确其中的界限,网上心理服务能做什么、不能做什么不能稀里糊涂。消除“模糊地带”,防止有人浑水摸鱼。
0 |: d6 V. V& u- i, S
: ?$ l$ R6 ^% U8 P
承受煎熬的心灵呼唤专业救治。网络心理健康服务(包括必要的医疗干预)必须恪守治病救人底线,不能钻进“钱眼”。(人民网)
) O Y3 l' s) B9 u& }
2 U( ^2 @& \& D0 ?
; ?, W# C! S w9 l) |' M
/ Y( V4 N. M0 n) G
8 B' ~: H9 j6 |8 E
L/ p' b5 w4 g0 i( Z, r
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(https://wsq.sznews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