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论坛

标题: 向各类奇葩证明说不!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去不到的地方    时间: 2020-11-22 14:34
标题: 向各类奇葩证明说不!
9 g( {- ~  ~3 c; O9 V
- B9 Y' Q- A8 _8 ^6 q  }

- V( S  P8 O, F. i- |7 M& l& ?# g- X  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《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》。从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等地对部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,到2019年13个省(市)和5个国务院部门开展试点工作,相关改革实践在总结工作经验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向全国推广,将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、办事难问题。
# Z9 q; n7 t: Z5 ?. Q  n
) M6 u7 g- v7 Z0 ^  所谓告知承诺制,是指向行政机关申办行政事项时,行政机关以书面形式将证明义务、证明内容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,申请人书面承诺符合告知要求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,行政机关在办理相关事项时不再索要有关证明。此举将进一步减少申请人需要提交的证明事项,帮助办事人明确事项、减少跑腿。对于企业和群众而言,减少“奇葩”证明,对方便办事创业、提升办事体验有重要意义。从全局来看,这将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、优化营商环境、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,进而统筹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。
# Y5 ]- F/ z. R; h5 C
0 s0 b! z' @4 f( z* H4 q  试点中的一个例子令人印象深刻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6项社会保险经办和12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的报名当中开展试点,累计减少1600多万份纸质证明材料,摞起来厚度达1.6公里。考生不再需要翻箱倒柜找证明、东奔西跑开证明、花“冤枉钱”印证明,这本身就是将为人民服务变为实际行动的生动案例。截至2019年年底,各地区各部门已取消证明事项13000多项,彰显了“放管服”改革的成效。但在一些地方,“又见”奇葩证明的新闻不时出现,仍然说明改革永远在路上,落实没有休止符。
1 s4 x6 p+ g) z6 y' ~
) `9 @7 o4 k: @1 R' o) x1 K7 g  告知承诺制的一个特点是将信用状况作为减少证明的依据。这是对“信用资产”的一次激活,也意味着信用的应用场景从人际交往拓宽至政务活动之中。但客观来说,如何规避不诚信行为带来的风险,如何防止骗低保、骗许可等情况?关键要确保过程可控、风险可控。《意见》一方面立足于“破”:要求加强事中事后核查,发现承诺不实现象,加强信用监管,加大信用惩戒力度;一方面着眼于“立”,加强政务信息共享,减少“数据孤岛”,进而为信用核查等工作提供便利。8 z$ K% w0 |. ]
/ z+ {0 y5 ]' a8 n
  办事难、办证多,归根结底是因为改革步伐跟不上发展诉求,跟不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建章立制只是第一步,关键还要让改革结合实际、落到实处。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信息共享程度差异较大,由国务院确定全国统一的告知承诺事项有一定困难。国务院各部门着眼全局,对全系统工作进行督促指导;各地抽丝剥茧,研究解决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,避免“事事等部署”“落实走过场”。发挥好“条块结合”的制度优势,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,是落实告知承诺制的必要前提。
0 ^; O' g9 X5 P, Z
( h0 W% p0 U: r, r& t  从户籍管理到资格考试,从市场主体准营到社会保险救助,越是和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领域,越关乎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进一步开展“减证便民”行动,深化“证照分离”改革,必将让百姓更加舒心满意,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。(人民网)* L0 v/ f7 x  M
* |5 M3 B5 D+ w9 O( D/ D* f

0 X& N: _5 N- B# `" ^
/ }* _( i& e. V) m4 O2 J+ D) J+ l( T9 c% i& j$ j
8 k! v' E, T+ y+ T





欢迎光临 深圳论坛 (https://wsq.sznew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